2025 兒童程式課 | 7 月回顧+8 月第二梯招生中!

「讓程式語言變得直觀又有趣,孩子能透過拖拉積木自由創作」
Scratch

2025 兒童程式課


嗨,我是小樹爸爸(鄭老師)

我們今年暑假 7 月舉辦的第一梯次的【兒童程式課】已經圓滿結束!🥳

五天的密集學習,從程式邏輯訓練、Scratch 程式設計,一路延伸到 AI(人工智慧)的基礎認識與實際應用。孩子們真的學了不少,也玩得非常投入!

這篇文章將帶大家一起回顧這次課程的精華內容,看看孩子們的學習歷程與令人驚豔的作品成果。✨

如果你錯過了第一梯,別擔心 ! 第二梯次 8 月課程 ( 8/4 ~ 8/8 ) 目前仍在熱烈招生中,名額有限,想報名的家長請把握機會,和我們一起開啟這段充滿創意與挑戰的學習旅程吧!🚀


🔹五天課程大綱🔹



Lesson Plan

🔹上課實況🔹


「學會寫程式,就是掌握一種新的思考方式」

為了準備這個課程,我特別設計了一整套教材,讓孩子們能從基礎紮實地建立程式邏輯。

每天我們都會發一張「學習單」,引導孩子記錄當天的課程重點與心得,逐步建立自己的學習日誌,成為珍貴的成長紀錄!📖

為了讓學習更紮實,我在每堂課正式開始前都會安排一段「問與答」的互動時間,透過提問與分享,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學習感受與觀點,也能聆聽同學的回饋,幫助孩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,也能有效提升專注力與參與感。

有研究顯示,「有效提問」能大幅提升學習效果,甚至超過 150% 的成長。💪

這一梯次的孩子們表現非常活潑、有創意、也都有自己的想法。許多孩子從零基礎開始,沒接觸過 Scratch、也不懂程式邏輯,短短五天後,已經能獨立做出完整的小遊戲,成長令人驚豔!🎉


程式邏輯入門
上課重點筆記

認真上課
孩子們認真闖關 程式邏輯遊戲

清楚呈現每位孩子的闖關紀錄與進度狀態,讓教學回饋更即時、更精準

Scratch程式-拆解說明
使用大螢幕進行 程式拆解說明

認識AI
認識 AI 它是怎麼學習


🔹成果發表🔹


每一位孩子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遊戲!

在第五天的成果發表中,孩子們一一上傳並分享自己的遊戲作品,從主題發想、角色設計,到遊戲規則與操作方式,展現出各自的思考邏輯與創作過程。

有孩子做了「恐龍吃球」遊戲,有人做了「氣球 vs 貓咪」碰撞大亂鬥;甚至有小朋友回家後還和家人一起持續創作,展現極強的主動學習精神。

追逐遊戲製作
小專題-遊戲製作



可以看到除了基本的互動遊戲框架,另外還加入游標滑鼠偵測、變數使用、倒計時等進階技巧,讓作品更豐富生動!

研究指出,這種實際操作並公開展示的流程,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動機、批判思考與創新能力,為孩子奠定真正的程式開發基礎。


🔹家長回饋🔹


「孩子的學習,需要老師引導,更需要家長同行」

不少家長課後有跟我分享:「原本以為孩子只是來玩,結果回家還會打開 Scratch 自己加功能!」

我自己在課堂上的觀察也是 —— 孩子們不只是照著做,更開始主動思考怎麼改、怎麼玩得更好。 這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:從「照做」走向「創造」!

建立 LINE 群組,用心經營每一次交流
( 截圖畫面,已隱藏個資 )


📣 8月第二梯次課程招生中!


第二梯課程將在 8月舉辦,形式與第一梯類似,但內容會略作調整,讓曾經上過課的孩子也能再進階學習。

  • ✅ 上課地點 : 天母德行教室 ( 台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104巷7弄8號 )
  • ✅ 上課時間 : 8/4 ~ 8/8,每天上午 9:00 ~ 12:00
  • ✅ 小班制,4 ~ 6 人開課
  • ✅ 適合 8~15 歲孩子參加,無需程式基礎

👉 立即報名,讓孩子開啟智慧之門! 點此報名 🔗

我設計的DM 為什麼孩子要學程式設計
「當孩子看到自己程式會動,他們不是在玩,而是在創造 !」

學會寫程式,不是為了當工程師,而是為了培養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每一次課堂、每一次錯誤修正,都是孩子邁向自主學習的重要一步。

非常感謝這一梯次的家長們信任與支持,也期待在下一梯課程中,再次與孩子們相見,一起動手玩出創意!讓孩子愛上學習!😊



📌 相關文章


歡迎底下留言跟我說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幫我按讚+分享

留言

  1. https://www.canva.com/design/DAGttRHOTw4/vMMOOy-HUBxMnT7MiQqyIg/edit?utm_content=DAGttRHOTw4&utm_campaign=designshare&utm_medium=link2&utm_source=sharebutton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很棒,我還有給女兒看(激一下她的鬥志^)

      刪除
  2. 回覆
    1. 很高興能夠陪伴孩子在學習的路上,期待他持續進步,一起加油!😊

      刪除
  3. 這是彥儒的學習報告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很棒!有產出、有整理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,不只幫助自己吸收,也能強化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